沒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和歷史文化資源,項目本身的運營管理就非常重要。對于人造景區(qū),本身在建設和運維方面的投入會更大一些,所以,對于客流量的要求就更高,否則很容易進入入不敷出的境地。

  由于是地方政府投資的文旅項目,賺錢可能不是第一要務,本身要承擔展示地方形象、服務當?shù)鼐用窬裎幕枨蟆⒗瓌赢數(shù)鼐蜆I(yè)和稅收等多重任務。

  雖然如此,但一個不賺錢的文旅項目,遲早會成為地方政府的包袱,特別是在這個項目借了很多錢用于建設之后,而一系列的重資產(chǎn)投入能否產(chǎn)生經(jīng)濟效益要大一個問號,但還本付息的壓力與日俱增。

  作為地方文旅項目,可能不要求股東回報,但至少要保證自身運營支出和還本付息支出,在沒有做好收益評估的基礎上上馬重資產(chǎn)的投入,遲早要政府來救助償付負債。而現(xiàn)在地方政府本身也大多不寬裕。所以,應該在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上做好平衡。

  在疫情之前,文旅市場比較紅火,在對市場前景的樂觀預期之下,各地上馬了不少大型的人造文旅項目,但最后很多都損失慘重。比較有名的有張家界的大庸古城項目,總投資24億元,占地18.5萬平米,2016開始建設,2024年上半年日均購票游客不足20人,年游客量僅約7300人次,主要收入來源竟是停車場收費,試運營三年半累計虧損超5.47億元,導致母公司張家界旅游集團瀕臨破產(chǎn)重整。

  還有常德桃花源古鎮(zhèn)耗資50億打造,雖有桃花源IP存在,但建筑多為仿古堆砌,與國內(nèi)同類型古鎮(zhèn)別無二致,與古文中的桃花源體驗相去甚遠,客流量僅為同類型景區(qū)零頭,商鋪空置率高達80%。

  全國還有很多類似的案例,這種人造景區(qū)如果沒有很好的定位和運營,只是用搞房地產(chǎn)的思維復制粘貼古鎮(zhèn)模版,失敗的概率是很高的。

  話說回來,一般的地方政府可能還沒有能力搞那么大手筆的項目,但道理是一樣的,人造文旅項目運營需要比較專業(yè)的能力和統(tǒng)一的規(guī)劃。當看到在一座裝飾精美的仿古建筑里面擺上VR游戲營業(yè),總有種時空交錯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