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中,法律關系的認定問題往往成為爭議焦點。一旦融資租賃法律關系被認定為借款法律關系,出租人基于融資租賃法律關系所主張的到期未付租金、加速到期租金、逾期利息、違約金、留購價款等均會受到不利影響。融資租賃法律關系與借款法律關系存在本質區(qū)別,團隊專門針對該問題進行了案例檢索工作,形成類案專項報告,供實務參考。
一、具體裁判規(guī)則
融資租賃法律關系不同于借款法律關系,主要區(qū)別為:融資租賃合同有租賃物的存在,且有租賃物所有權的轉移,而借款合同則只有貨幣的借入與償還。
二、裁判規(guī)則描述及適用
融資租賃法律關系不同于抵押借款法律關系,區(qū)別在于:一是當事人之間存在的合同法律關系不同。抵押借款一般存在抵押合同與借款合同兩個合同,當事人之間是借款擔保關系。售后回租則包括租賃物買賣合同與融資租賃合同兩個合同,當事人之間是融資租賃法律關系;二是標的物在租賃期間的權利屬性不同。在抵押貸款合同中,債權人是抵押權人,標的物是抵押物,所有權歸抵押人。而在售后回租合同中,出租人是標的物的所有權人;三是債權金額構成不同。抵押借款合同由本金加利息構成,而售后回租合同中,租金一般由租賃物的購買價款、費用及出租人的合理利潤攤提而成;四是償還方式不同,抵押借款多為整借整還,售后回租多為按月或按年分期償還。
售后回租合同與抵押借款合同的最主要區(qū)別為:出租人對租賃物是否享有所有權。
雙方當事人之間有實際的租賃物并轉移了租賃物的所有權,該情形不符合《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條)規(guī)定的“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以貨幣為標的物的借款合同的基本特征。
售后回租的融資租賃合同與借款合同相比較而言,主要的區(qū)別就在于,售后回租的融資租賃合同有租賃物的存在,且有租賃物所有權的轉移,而借款合同則只有貨幣的借入與償還。
融資租賃法律關系與借款法律關系具有本質區(qū)別:融資租賃交易既有融物屬性又有融資屬性,交易圍繞著物和資金進行,租賃物所有權屬于出租人,出租人是通過支付對價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從而保障其對承租人租金債權的實現(xiàn)。而借款/借貸交易,只有貨幣的借入與償還,雙方之間僅涉及資金不涉及物的交易,即便是抵押借款,債權人也僅是取得了物的擔保物權,與融資租賃法律關系下出租人對租賃物享有的所有權明顯不同。
三、高頻法條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結合標的物的性質、價值、租金的構成以及當事人的合同權利和義務,對是否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系作出認定。
對名為融資租賃合同,但實際不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系的,人民法院應按照其實際構成的法律關系處理。
第二條:承租人將其自有物出賣給出租人,再通過融資租賃合同將租賃物從出租人處租回的,人民法院不應僅以承租人和出賣人系同一人為由認定不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系。
。ǘ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七百三十五條: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jù)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七百四十五條:出租人對租賃物享有的所有權,未經(jīng)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七百四十六條:融資租賃合同的租金,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應當根據(jù)購買租賃物的大部分或者全部成本以及出租人的合理利潤確定。
第六百六十七條: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ㄈ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已失效)
第二百三十七條: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jù)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二百四十二條:出租人享有租賃物的所有權。承租人破產(chǎn)的,租賃物不屬于破產(chǎn)財產(chǎn)。
第二百四十三條:融資租賃合同的租金,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根據(jù)購買租賃物的大部分或者全部成本以及出租人的合理利潤確定。
第一百九十六條: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